中国城乡环卫网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农村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要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方筹资,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技术手段,探索适应农村的垃圾处理模式,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常态进行。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机制

  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改观。虽然全国各地把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当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付出艰辛地努力,由于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深入分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对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乡村仍然存在垃圾乱倒、建材乱堆、污水乱流、蚊蝇滋生、家畜乱跑的现象,还有许多问题制约该项工作的开展。

  (一)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够,环卫意识不强。基层干部群众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上来,临时应对的思想严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市、县两级重视程度高一些,工作力度较大,但有的镇、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敷衍塞责,走过场,往往是为检查考核而开展突击整治。二是农民群众参与意识不够。广大农民群众对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对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弊端认识不足,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环境卫生意识淡薄,缺乏改变主动性。

  (二)环境治理进展不快,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条件、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差异,各地整治工作进展很不平衡。总体上看,经济发达镇乡好于欠发达镇乡;公路沿线镇乡好于相对偏僻的镇乡。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有很大改观,但仍然不污染严重。一是农村集中居住地缺乏污水处理池,大量污水自由排放,对河流、地下水源污染严重;二是多数乡镇新垃圾屋、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处理简单,就地焚烧造成二次污染;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仍未得到控制,农膜的广泛使用形成的“白色污染”比比皆是,农药、化肥对土壤、水源污染日益严重,秸秆焚烧严重污染;四是河流污染日趋严重,企业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引起水质严重恶化,河道养殖鹅鸭导致河道污染,许多地方人们把河道当成“天然的垃圾箱”。

  (三)规划建设滞后,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多数农村没有编制环卫整治专业规划,村落规划建设中普遍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基本处于自由排放、乱泼乱倒状态,导致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要求定点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的,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四)整治资金缺口过大,治理成果难以巩固。近年来省市政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拨出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但因农村点多面广,具体到每个村的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需要。目前,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所需经费主要通过项目经费或者“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下面收一点、企业捐一点”的方式解决,长期保障困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工作经费大、运行成本高。单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而言,现采用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每个乡镇每年为此支付的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大部分无法长期承担,造成有的乡镇整治工作欠账严重。

  (五)政出多门,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涉及到环保、农业、林业、畜牧、水务、建设、交通、工商等多个部门,而相关部门工作职能有所交叉,没有一个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当前,农村环境整治是以乡镇为单位,乡镇又以村为单位,实行属地负责管理。农村环卫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体系还不完整,缺乏中转站、处理场等项目的建设及资源共享的整体规划。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要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方筹资,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技术手段,探索适应农村的垃圾处理模式,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常态进行。

  (一)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要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展板、宣传标语等形式,使环卫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要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健康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要有计划地实施垃圾处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使农民群众认识、了解、接受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四要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五要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六要在中小学开设环保、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环卫意识的培养,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去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要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既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也要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决策讨论,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垃圾池规划和垃圾清运方式。特别是垃圾池的规划,让村民参与决策,把垃圾池设置得既方便他们放垃圾,又不离民居太近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调动村民自觉收集垃圾的积极性。二要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配置环卫基础设施。三要在新村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四要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镇村建设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

  (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久和成败,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环境治理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扶持。二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三是村企结对。积极开展“企、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发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各项工程建设,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回报家乡建设。四是乡村应全面整合农村各种资源,抓住新农村建设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整合资源,打捆投入,集中实施,增加整治成效。五是创新投资新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农村区域间的环境卫生整治补偿。

  (四)创新技术手段,探索适应农村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处理要切实防止由分散污染变集中污染、由地表污染变地下污染、由可见污染变隐性污染等现象,必须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群众能接受、工作能持续的处理模式,并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一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取“城乡一体化”模式,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根据各县(区)地域大小、交通条件、生态环境、财政实力等情况,尽可能地采取全县或局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垃圾处理,切实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二是要明确村级垃圾填埋场建设技术标准。由于农村垃圾点多面广,集中处理成本高,分散处理技术低,要达到无害化要求难度大。因此,相当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垃圾填埋场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在填埋场选址、容积测算、防渗处理、渗滤液处理等问题上,要提供具体的技术指标,并实地指导建设,防止出现无效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三是要在烟尘处理技术上有所突破,要探索经济实用的“二次焚烧”办法进行垃圾处理:即在气化炉内进行缺氧条件下的第一次燃烧,产生可燃气体后再利用灶具进行二次燃烧。这样处理不仅无烟无尘,而且还可转化为燃料,真正达到无害化、资源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