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推进垃圾分类回收要做好利益共享

纵观今天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从废旧报纸到旧家具家电都有专人盯守,或坐摊驻点,或散发名片,形成了一种小职业。可生活垃圾包括餐余垃圾、生活塑料、零散衣物等垃圾分类和回收仍然处于一种无不放矢的状况,难以达到专业化、资源化的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垃圾公类回收中,居民作为主体并没有利益共享。

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之所以显得偏冷偏闲,是因为居民在垃圾分类回收环节的利益分享薄弱,回报偏弱,利益获得感不强,感受性不佳。现在,不少城市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中,利用回收积分可况换相应物品的做法,这种短期行为本身仅仅是一种权宜之策,要知道,在市民中倡导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就是要让人们享受到的所回收的垃圾随时交给处理单位手中,或是像二手家具电器回收随叫随到,垃圾分类就会顺势而为,养成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不仅仅是空口无利的叫减式推广,而是要在垃圾分类回收中敢于谈利、找利、分利这三方面的统一,形成一个互惠到利的“利益链”———不仅引导居民做到、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而且让垃圾分类回收在凸显其公益性、环保性意义的同时,让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利益链的分享机制,让垃圾本身所产生的利益与居民共享,让居民在积极融入垃圾分类回收之中享受到荣誉感、获得感和利益感,从而激发居民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回收的热情和积极性。

垃圾分类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其利益链是显而易见的。有关行业研报显示,经过测算,至2020年我国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7亿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亿元。逾百亿市场空间,还养活了一批电池回收行业的上市公司。可在如此巨大的产业格局之中,要求居民提交旧电池,可在利益分配上作为回收电池的居民却没有享受到回收利益,如果我们在向居民回收旧电池时,以几节旧电池换取1节新电池方法的话,那么,居民随意抛弃旧电池的现象就会大幅度的减少。

由此可见,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提高垃圾分类回收效率,加快垃圾分类回收普及,必须真实体现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真实价值,在政策规划与设计上,有秩、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的利益共享,让国家、企业和居民都能够分享到垃圾分类回收所形成的产业化、资源化、绿色化所创造的利益蛋糕。